标题: | 中秋国庆期间安全风险提示 | ||
---|---|---|---|
索引号: | 11370300MB2856822A/2023-539180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9-28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应急管理局 |
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群众出行意愿强烈,车流、人流激增,节日期间消费升温,商超、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人流量大,安全风险增高;危化、工贸、燃气、消防、森林防火等领域安全压力增大。为做好中秋、国庆期间安全工作,市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一、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
道路交通风险。受节日运输和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影响,群众返乡流、自驾游、外出度假游等交织叠加,预测节日期间车流、客流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假期第一天预计达到高峰值。顺风车、包车、拼车、租车等新兴交通方式盛行,事故风险增大,旅游包车、渡口渡船运营安全风险压力增加。加之秋收秋种农忙时节,农村务农、务工人员集体出行增多,农村地区“黑包车”、三轮车载人、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增多。
旅游安全风险。“双节”叠加,群众出游意愿强,文旅企业和从业人员期待高,国内旅游平台纷纷预测,旅游市场即将迎来“超级黄金周”。“淄博烧烤”“聊斋”吸引力热度不减,预计陶琉博物馆、钟书阁、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园、八大局等“网红”景点游客聚集较多,大型演出活动发生踩踏事件的风险增多。旅游设施设备运行频率高、负荷大,“软硬件”配置与市场需求“井喷式”增长速度不够匹配,安全风险增大。
危险化学品风险。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受放假影响,一些企业在岗人员少,在岗人员可能心绪不稳,风险意识降低,企业生产运行风险大。节日期间,人流物流车流繁忙,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预防压力增大。假期结束,企业开停车和检维修活动增多,安全生产风险增多。
消防安全风险。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游园、庆典、展览活动多,商场促销、客运物流增多,旅游景区、餐饮娱乐、酒店民宿人员密集;线下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演出消费以及演出拉动的关联消费显著增长,发生火灾的安全风险增高。
燃气安全风险。“双节”期间,群众出行活动增多,餐饮等单位燃气安全防范压力增大。部分烧烤店、大排档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配送、维修、使用等环节,特别是“灶管阀”动态风险仍然存在,燃气安全风险压力较大。
工贸行业风险。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一些企业员工返乡过节,企业临时性使用劳务派遣、灵活用工人员增加,如不落实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因违规作业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大。
森林火灾风险。“双节”期间游客增多,林区人员流动性加大,游客林内野炊等隐患增多,失火风险增大。
二、安全风险防范提示
监管责任提示:各区县(功能区)、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中秋国庆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开展精准研判,把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重大风险找准抓实,真正找出薄弱环节,抓住关键要害,制定务实管用的防控措施。切实落实好各方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分工负责、驻点监督,把每项职责、每项任务落实落细,严防失控漏管。
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提示:认真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全面开展风险辨识、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开展典型事故警示教育。要严控动火作业,严控开停车、试生产、工艺变更等特殊活动,要对危险作业进行升级管理,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主要负责人、安全分管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要在岗在位,每日检查重点设备设施、电气仪表、外包施工等事故易发环节,将节日期间安全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一线员工,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员工安全责任提示:严格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和应急处置措施。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晨会”制度,开展岗前、岗中、交接班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本岗位作业区域内相关机械设备、用电、环境等保持安全状况,积极向企业或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熟练掌握应急逃生知识,提高互救自救能力,避免自身安全受到侵害。
群众居家安全提示:安全使用电器,选择质量可靠的电源开关、插排、家用电器,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安插过量的插头,电动车不进楼入户、不在室内充电。离家外出时一定要切断家中的电源,养成人走电断的好习惯。定期检查室内燃气设施,确保完好。厨房用火时门窗要保持通风,必须要有人照看。教育孩童不要攀爬窗台,不在没有封闭的阳台和楼顶玩耍。
群众遇险自救互救提示:遇到突发险情,要保持冷静自救互救,尽快撤离危险区域并向相关部门求救(公安110、火警119、医疗救援120)。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保持耐心,节省体力,尽可能保持电话等通讯联络通畅。
淄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