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乐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化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是化工产业安全发展格局优化提速增效。我市已制定印发工业领域“十四五”规划。指导全市6个化工园区编制完成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山东省化工行业投资项目管理规定(试行)》,严把项目准入。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一批)》及我市《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管理的通知》,严控新增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等高风险项目的备案审批。明确对淘汰类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和“两高”化工项目,不予立项审批。2023年我市举办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淄博论坛,组织33家先进企业参加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优秀成果暨新技术新装备推广观摩活动,着力推动建设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3大产业板块,聚烯烃、聚氨酯、氟硅材料、工程塑料4大产业集群的产业格局。
二是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成效明显。继续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共完成22项提升改造计划,全市6家化工产业园已完成封闭化管理和智能化管控平台初步建设,并制定封闭化管理提升方案,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全面实现封闭化管理,建成涵盖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特殊作业管理、封闭化管理和敏捷应急等基本功能的智能化管控平台。持续降低园区风险等级。我市沂源化工产业园、桓台马桥化工产业园和高青化工产业园3个园区经省专班组织专家评估复核,已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加上此前已评估为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的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目前已有4个化工园区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2024年,我市将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省化工园区安全整改提升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化工园区制定“一园一策”整改方案,及时掌握园区整治提升进展,确保于年底前经复核评估全部达到D级。
三是“三化”改造实现企业智治。为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我市多措并举推进企业“三化”建设,举办省、市级现场观摩活动,组织开展4次专题视频培训会,邀请安工院专家开展8次现场讲座,约谈企业近百家,解决300多项难题。目前,全市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应建尽建、应接尽接”,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和特殊作业全过程监控系统、人员自动定位系统建设接入率100%;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数据优良率保持在100%;对涉及5种高危工艺的83套装置实施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改造完成率61%,103套爆炸风险化工装置及设施改造完成率91%,其中涉及分解爆炸特性物质的8套装置已全部改造完成;全市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场所现场无人作业场景超过90%
四是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机制。出台安全生产21条举措。市安办印发《市委会安全生产21条举措》,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源头管控、隐患查改、执法重罚、固本强基、智慧监管、问责追究七个方面21条举措进行系统梳理并细化具化责任化,建立完善机制制度并严格落实,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1+2+N”联合执法检查新模式。“1”是确定一家有行业代表性的受检企业。“2”是两支专业执法力量,一支是由2-3名执法人员组成的市应急局执法检查组(一个执法监察室),另一支是由2-3名懂设备、工艺、仪表等具有专业特长的安全生产专家组成的执法检查专家组。“N”是3家以上同行业领域企业安全负责人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三个检查组同时对受检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搭建执法、专家、企业三者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企业全面认可和理解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推动政府监管、专家指导与企业自治有效结合,有效地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成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赋能助力的具体实践。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统筹全局,持续推进危化品领域各项整治行动。聚焦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全生命周期中最关键问题和最薄弱环节,强化协同推进、明确工作目标,推动危化品领域各项整治行动落到实处。
二是标准化、数字化赋能,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一方面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储存、使用环节的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以点促面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另一方面完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模式,综合运用重点监管、约谈、停产整顿等措施,督促企业积极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是严查严打,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聚焦重点工作、重点环节,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深度,持续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形成执法真威慑。
淄博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