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规定》“重点岗位准入条件”的建议办理答复
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
2021165
建议人: 李洪国
主办单位: 淄博市应急管理局
答复时间: 2021-07-12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洪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修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规定》“重点岗位准入条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经研究,上述文件为征求意见稿,2021年4月,应急管理部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关于印发〈202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等四个文件的通知》(应急危化二〔2021〕1号),其中附件2《危险化学品企业重点人员安全资质达标导则(试行)》2.5项中规定,“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以下简称高风险岗位操作人员),需具有化工职业教育背景(含技工教育)、或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取得有关类别中级以上技能等级”,并在第3部分中明确提出了企业现有从业人员的过渡政策和达标管理要求。“导则印发前已在企业任职的高风险岗位操作人员,具有10年以上有关岗位从业经历的(需取证的已持证),可视为达到有关岗位安全资质条件”,“导则印发前在当前岗位任职满6个月以上,但达不到安全资质条件的高风险操作岗位人员,可在2023年底前,通过学历提升+专业技能培训考核等方式,达到岗位任职条件”。对比《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已进行了修改完善。

此外,今年5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由省教育厅牵头“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知识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省属本科高校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2022年底前,各市“推动现有院校增设化学化工类专业,并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或实训基地”。多措并举,拓宽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壮大高技能人员队伍。

2021年以来,市应急局开展了多次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等重点岗位人员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活动。计划进行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考试培训,车间主任、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将安全生产知识贯穿职业培训全过程。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和危险工艺操作人员等重点人员安全资质对标行动,对现有人员逐岗开展对标评估,着力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组织我市临淄区、桓台县8家危险化学品企业试点开展危险化学品实训基地、培训空间品牌打造、中小企业培训帮扶等建设,切实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培训教育模式,强化产教融合,深化全员安全培训,打造线上学习网络空间和线下培训物理空间,着力提升企业化工安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化工专业人才不足对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附件:关于印发〈202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等四个文件的通知

 

淄博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7月12日

针对应急管理部于2021年3月5日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十条重点岗位准入条件“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简称重点岗位操作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水平”的规定,我们深感该规定与当前教育状况和危化品企业用工情况严重不符,建议全面认真研究,重新审视该条款的可行性,以避免引起人为的用工紧张和教育不公平。 现在的危化品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一线操作人员的学历门槛问题。大部分因为非化工专业的中专学历和职业高中学历的求职者,因为学历和专业问题而无法满足准入条件,从而无法就业。危化品企业也因此出现了一线操作人员的用工慌,致使很多新上项目因为编制人员无法按时到位而延迟开工甚至停工,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无端的浪费,增加了危化品企业的生存压力。 根据调查,山东省2019年、2020年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在57%左右。因为大学扩招等原因,高校录取门槛人大幅降低,普通高中毕业生基本都能进入大学深造,毕业后就业意愿比较高,很难流入一线操作工人为主的蓝领阶层。其余43%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职业高中和中等专科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其培养方向就是蓝领产业工人。这说明,企业要招聘文化层次高一点、职业素养好一点的一线操作人员,其来源只能是接受职业高中和中等专科教育的毕业生!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选择。 如果按照第十一条的规定,危化品企业重点岗位操作人员就只能从职业高中和中专的化工专业的毕业生里面挑!可是,职业高中和中专学校设置的专业里面以机电、建筑、汽修、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贸易等为主,设置化工专业的很少。全省每年从职业高中和中专化工专业毕业的生源不足千人,根本就不能满足全省近2万多家危化品企业的用工需求。 据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虽然简单,但是基本常识比较完善,涵盖了氧气、氢气、水、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与这些物质相关的反应等。 进入职业高中和中专的学生,除了学习高中的基本课程(包括物理和化学)外,还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职业素养。所以,即使不是化工专业的学生,也具备基础的化学知识,不但比高中生差不了多少,反而在职业素养方面比高中生更有竞争力。 再者,这么大比例的初中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职业教育,本来能很好地充实蓝领阶层,提高整个蓝领阶层的职业素养和从业水平,可就是因为专业的问题,失去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很难说不是新的就业歧视。 综上,我们认为前述第十一条的规定与社会就业状况和职业教育体系存在较大偏离,既不利于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社会就业问题,也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为加强政策的可执行性,提高就业的公平性,我们建议: 1、尊重职业高中和中专学历等同于高中学历这一事实。 2、全面放开对职业高中和中专毕业生的化工专业限制。 3、应急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短期集中培训以加强安全教育。